山西,文化旅游資源豐富,文旅產業發展大有可為。作為我省國企轉型布局的專業化公司,山西文旅集團自2017年8月誕生起,就承擔起推動山西文旅產業成為轉型新引擎、新支柱的重大責任和使命。3年來,企業圍繞打造文旅行業省內“旗艦”、國內外“勁旅”目標,打基礎、搭平臺、整資源、搞布局、抓項目、促轉型,全面完成二次改革任務,加速推進“處僵治困”,加快混合所有制改革,產業結構逐步優化與調整,文化旅游主業地位日益凸顯,影響力和品牌形象不斷提升。
截至今年6月底,山西文旅集團資產總額達604.3億元,去年正式躋身全國旅游企業20強,跨入我國旅游業第一方陣,以實力不斷擦亮“山西文旅”企業名片,為打造文旅行業旗艦勁旅注入了澎湃動力。
加快推進重組改革,處僵治困、瘦身健體,全面完成二次改革任務
6月12日,在省國資運營公司的主導下,山西文旅集團與晉通集團簽署資產劃轉協議,將與主業無關的86戶企業(涉及資產20.53億元)劃轉至晉通集團。
在這些企業中,有48戶為僵尸企業。截至6月底,已完成處置40戶企業(其中15戶劃轉至晉通公司)。山西文旅集團的法人戶數,由成立之初的358戶壓縮至現在的267戶。
處僵治困、瘦身健體。山西文旅集團積極壓減企業法人,通過清算注銷、兼并重組等方式,壓減四級及以下企業。隨著86戶非主業企業的劃出,山西文旅集團輕裝上陣、活力綻放,高質量轉型發展步伐加快。
剝離非主業資產,聚焦主業、突出主業、做實主業。事實上,在此之前,山西文旅集團已全面完成二次改革重組任務,基本形成了“三大平臺”(即文化旅游產業集成、智慧旅游信息化、金融服務)和“八大板塊”(即景區運營、酒店管理、智慧旅游、康養產業、綜合能源、海外園區、類金融服務、資產管理)的產業發展格局,并分別組建完成了八個板塊集團公司。與此同時,按照“一企一策”的要求,明確了各公司主輔業定位,制定了目標任務和考核指標。
山西文旅集團總經理王琳向記者表示,企業由此構筑起了主業突出、多元并舉,互相支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形成了文旅產業多元鏈條,從而邁入了專業化運營管理的新時代。
此外,作為全省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企業,山西文旅集團按照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持續大力推進分層分類的混改,選取孟母養生健康城、山西省文化產業園、祁家河景區等重點文旅項目,通過增資擴股、合資新設等方式率先推動改革。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成立三年來,山西文旅集團的資產結構、融資期限配比、融資成本趨于合理區間,直接、間接融資,配合產業基金助力,不僅滿足了全年償債需求,而且支撐起了在建項目投資、拓展優質項目的能力,進入了運營良性循環的新時代。企業資產已由三年前的462.88億元增長到今年6月底的604.3億元。
聚焦主業打造品牌,整合資源、轉化優勢,推進八個板塊產業發展
山西人文璀璨,五千年華夏文明綿延不絕,古跡古建數量冠絕全國;山西山河壯美,集奔騰黃河、雄渾長城、大美太行于一身。
然而,長期以來,山西文旅資源開發不足,產業化之路并不順暢,迫切需要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推動文化旅游業融合化、品牌化發展。
近年來,圍繞我省建設“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打造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旅游新品牌的戰略部署,山西文旅集團加速資源整合,發揮產業協同,加快項目建設,著眼于將文旅產業打造成為戰略性支柱產業,瞄準八大板塊全面發力,產業發展勢頭正勁。
今年9月底前,我省著力打造的高端酒店品牌“蘭博泰爾”旗艦店,即將在太原濱河飯店改造完工。山西文旅酒店集團負責人樊樂平向記者表示:“目前,已編制完成了酒店標準化建設手冊,搭建了統一的酒店會員及預訂系統,啟動了酒店連鎖加盟業務。酒店集團管理的酒店達20戶,去年經營性酒店全部減虧,一半酒店扭虧為盈。”品牌戰略的實施,助推我省酒店管理提質升級。
在景區運營上開疆拓土。并購偏關老牛灣景區,借力“鄉村振興”推動地方文旅產業發展;對武鄉縣紅星楊公司進行增資擴股,打造紅色旅游“山西樣板”;與永濟鸛雀樓、太行山大峽谷等省內重點景區積極開展洽談合作,加速打造成為國內外知名旅游目的地。挖掘文化資源,打造、運管了“再回相府”“又見平遙”“又見五臺山”等一批項目,形成非遺產品、文創產品相結合的支撐體系,推動文旅融合縱深發展。
在海外項目中拓展業務。隨著我國“一帶一路”建設的不斷深入,山西文旅集團以旗下晉非投資公司為載體,將毛里求斯晉非經貿合作區作為“主陣地”,積極拓展海外業務。目前,經貿合作區內的伊甸園文化廣場已經完工,投入運營。
在產融結合上提升能力。積極搭建文化旅游產業的投融資平臺,聚焦全省優質旅游資源資產投資,積極推進與祁縣、長治等文旅基金開展合作;對接磧口古鎮、鸛雀樓等優質景區項目,加快呂梁、運城等4只基金與企業重點項目對接考察進度,以基金為杠桿引入社會資本投資企業文旅產業重點項目。
與此同時,山西文旅集團全力推進智慧旅游建設,建立了國內首座省級文旅數字化綜合體驗館,搭建了山西文旅智慧旅游云平臺,加快構建全省“智慧文旅管理一張網”,以智慧旅游撬動文旅產業創新發展;以重組設立的山西省康養集團為主體,構建全方位、全周期、全產業鏈式康養產業體系;成立綜合能源管理公司,努力在“文旅+新能源”上做好文章。
瞄準我省文旅發展的主戰場,謀篇布局、乘勢而上,山西文旅集團發揮平臺搭建、整合資源的優勢,在產業發展之路上步履鏗鏘、行穩致遠。
重點項目一馬當先,打造平臺、搶抓項目,精準服務政府企業游客
在轉型發展上率先蹚出一條新路來。于山西而言,轉型是第一使命,而項目是轉型硬支撐。山西文旅集團立足我省文旅資源稟賦和特色優勢,全力推動重點區域、重點項目、重點產業深度開發。
今年上半年,山西文旅集團努力克服疫情影響,大部分項目如期開工建設。7月下旬,由山西文旅集團投資、山西建投建工集團承建的黃河、長城、太行三個一號旅游公路“0km”標志文化驛站項目主體順利封頂。
我省高標準規劃設計并實施了“黃河一號”“長城一號”“太行一號”旅游公路。在三個一號旅游公路上建設的“0km”標志文化驛站,深挖歷史文化、旅游資源內涵,突出黃河、長城、太行底蘊元素,無疑是三個一號旅游公路的畫龍點睛之作。項目總投資6000多萬元,目前正全速推進施工進度,在主體封頂之后,9月底全部完工,國慶期間正式投入運營。
7月1日,山西文旅集團和祁縣政府全面啟動“昭馀古城”建設工程,當日舉行了藥茶城建設啟動儀式及招商會。政企聯手全力塑造“茶商之都”知名IP。一期直接投資7397萬元,同時將拉動市場投資5億元。
目前,“茶商之都”策劃方案及昭馀古城總體策劃方案已經出臺。王琳表示:“下一步,我們將對照昭馀古城茶商之都的定位,依托古城資源稟賦,對該項目進行投資打造,今年擬完工萬里茶道博物館、山西藥茶博物館、山西藥茶一條街等項目。預計‘十四五’期間,昭馀古城旅游收入將達到20億元。”
驛馬關隘看日暮云沙古戰場,小橋流水聽悠悠石磨轉乾坤。擁有雄關古道、號稱北方水鄉的娘子關景區迎來提質升級。山西文旅集團與平定縣共同成立了山西娘子關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對娘子關景區整體投資開發運營管理,著力打造景區合作示范區。
目前,娘子關景區正全力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平陽湖游客中心、演藝中心等基礎設施建設,以及親子民宿、公共廁所等配套設施已全面啟動施工。截至6月底,景區已完成投資4066萬元。
“游山西就是讀歷史。”為推進我省文旅產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發展,山西文旅集團重點打造了“游山西”App這一一站式智慧旅游云平臺。4月30日,我省各市所有旅游產品和服務在山西省智慧旅游云平臺上線上云。全省數據上線單位1413家,旅游產品上云單位1498家。
如今,面向游客實現了“服務一機游”。“游山西”App已突破50萬下載注冊用戶,功能不斷優化升級;面向企業實現了“運營一平臺”,完成朔州市投訴系統、輿情系統、應急指揮平臺、執法視音頻系統框架搭建,計劃以朔州為試點開展運行服務;面向政府實現了“管理一張網”。持續推進11市分中心平臺和智慧景區的建設,朔州、陽泉、呂梁分中心基礎建設已經完工,其他地市分中心建設正在大力推進,應縣木塔、藏山、朔州金沙灘等示范景區的建設也已完成。
艦船精心鑄就,志在逐夢遠航。
如今,山西文旅集團有平臺支撐發展、有資金支撐發展、有項目支撐發展,進入了新的歷史發展階段。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文保說,按照省委“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和要求,聚焦“在轉型發展上率先蹚出一條新路來”的重大歷史使命,山西文旅集團將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再出發,變修煉內功強根基為主動出擊拓市場,用好山西資源,展示山西文化,做好山西文旅產業發展“大文章”。(來源:山西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