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泰禾金尊府最近因為業主維權火了。
“房子都賣出去了,為什么還蓋不起來,我們的錢在哪里?”,業主發出質疑。泰禾金尊府是不是要爛尾了?
而在今天,事情似乎有了轉機:萬科化身白衣騎士,擬24億拿下泰禾20%股份,泰禾集團股價漲停。這是否意味著,太原泰禾金尊府也能開工了?
太原泰禾金尊府遲遲不開工
7月24日上午,太原市晉源區的泰禾金尊府小區門口,圍了很多前來維權的業主。業主們說,前不久,他們收到了小區工作人員的一條交房延期兩個月的通知,有不少業主還發現,他們購買的樓盤并沒有正常開工。
業主說,當初泰禾金尊府承諾大家樓盤一期在2020年10月31日交房,但現在連一期都沒有蓋好,更別說其他幾期了,業主們擔心延期兩個月也交不了房。
除此之外,業主還遇到了一個問題,他們當初選擇這里的房子,是因為買房就可以解決孩子的上學問題,但現在有人告訴他們,買房不送學位了……
目前,太原市晉源區的相關部門已經介入。
據太原泰禾金尊府的業主反映,截止2020年7月20日,太原泰禾金尊府二期三期已經持續停工一年多,很多業主一年前貸款購買了房子,正是看上了該項目五證齊全,沒想到現在項目工地里到處是垃圾,裸露的鋼筋銹跡斑斑,野草都快比人高了,一幅爛尾樓的樣子,讓業主們無比寒心!4000多戶業主花了一輩子的血汗錢,泰禾金尊府卻要給業主們一個爛尾的家。
太原泰禾金尊府的開發商是山西俊嘉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據企查查顯示,山西俊嘉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的大股東是福州泰禾錦輝置業有限公司,實控人為泰禾集團。7月份,山西俊嘉房地產涉合同糾紛被法院凍結655萬余元。
7月15日,泰禾集團披露2020年上半年業績預告,預計上半年虧損14.60億-18.60億元。
最近三年,泰禾可謂流年不利。
自2018年、2019年連續兩年遭遇資金鏈危機后,2020年第一季度,資金問題又將泰禾引入了危機邊緣。更糟糕的是,泰禾當家人黃其森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
開發商遭遇危機,買房的千萬業主也跟著遭了殃。不止太原,多地泰禾項目都出現維權:
兩個月前,泰禾北京院子二期業主連名上書北京市政府,要求泰禾在5月15日之前復工。彼時,泰禾北京院子二期停工已超過半年。
相似的一幕,也發生在杭州院子。
應在2018年底至2019年6月陸續交付的泰禾杭州院子,直到現在施工現場依然處于半停工狀態。
泰禾杭州院子現狀
購房者交錢簽訂購房合同后,最期待的就是房子交付的那天,然而對于泰禾的業主來說,雖然早已超過了交房日期,但是何時能夠入住新家依然遙遙無期。
年初爆發的這場疫情,對泰禾的影響尤其大。因為一季度銷售回款驟降,泰禾無米下炊,直接導致停工。
資金,資金,還是資金。資金才是問題的根源。
這兩年地產行業不景氣,開發商普遍資金緊張,很多房v建議大家去買大開發商的房子,有保障,至少不會爛尾,結果泰禾直接打破了地產商“大而不倒”的固有印象。
泰禾的資金鏈有多緊張?
全國很多項目的業主都在反饋,泰禾項目公司上的本該放在銀行監管的錢,被挪走了。業主維權要求復工、債權人要求泰禾還錢,泰禾的各類公告中,就看出兩個字:沒錢。
泰禾已到期未還債務270億,今年到期債務555億元。
萬科出手,擬24億拿下泰禾20%股份
事情似乎有了轉機。
今日(7月31日)早間,泰禾集團發布公告稱,與萬科下屬公司簽訂股權轉讓框架協議,在滿足交易前提下,轉讓19.9%股份,轉讓價格為每股人民幣4.9元,對應總對價約為人民幣24.3億元。
交易若能順利達成,萬科方面持有泰禾集團19.9%的股份,位列第二大股東。泰禾投資持股比例下降至29.07%。
萬科化身白衣騎士,泰禾真的有救了?太原泰禾金尊府是不是也能開工了?
未必。注意是在滿足交易前提下,這筆交易才能成功,而且萬科設置了極為嚴厲的前置條件。
公告顯示,泰禾系獨立經營主體,應以其全部資產對自身債務承擔責任,并完成其債務重組事項,萬科不會對泰禾的經營及債務等承擔任何責任,亦無任何責任提供任何增信措施或財務資助。
同時此次交易落地,還必須達成兩項重要前提:一是泰禾制定債務重組方案并與債權人達成一致,債務重組方案能支持泰禾恢復正常生產,能支持泰禾可持續經營,并且該債務重組方案能得到泰禾與萬科的一致認可;二是萬科對泰禾完成法律、財務、業務等盡職調查,且已就盡職調查中所發現的問題的解決方案及擬議交易的方案達成一致,不存在影響擬議交易的重大問題,同時泰禾的資產、債務及業務等不存在影響公司持續經營的重大問題或重大不利變化。
萬科方面表示,這是萬科向行業伙伴伸出積極援手的投資行為,萬科希望協助泰禾走出困境,逐步恢復其正常經營秩序。但此次股權轉讓能否最終達成取決于相關先決條件能否滿足,仍然存在不確定性。
萬科“入局”的前提,是泰禾先解決好自身的經營、債務問題。萬科不增信不資助,但泰禾跟債務人談判時估計又有一個新的故事可講了。
萬科之前,泰禾曾數次放出“引戰”消息,其引戰的對象有廈門當地國企、大的地產央企等,但最終都沒有成功。
管理混亂,大批高管離職
業內質疑,泰禾在經營管理方面存在不小問題。
在資金鏈出現緊張現象后,泰禾試圖用人力高周轉、挖掘高價值人才來解決問題。在2018年初,泰禾投拓線全線收縮,不少城市公司的投資部人員裁減到原來人數的一半(現在可能是只剩一兩個)。與此同時,泰禾人事招人加了一條:只要985出身的人。
2018年年中,泰禾設計部開展線下專業考試,把60分以下的員工都裁了,接下來又有了針對入職不到四個月的管培生的裁員,留下的一部分也要從校招轉為社招,薪資大打折扣。
在這之后,裁員的大刀又砍向了高管。
在泰禾出事前,泰禾喜歡重金在行業內挖人,甚至當場在例會上,當著全體下屬的面直接邀約,而這些高薪挖過來的管理者,身上都帶有上一家任職公司的企業特征,曾經有員工表示,部門領導是萬科出身的,這個部門就是萬科的行事風格,過了不久,換成龍湖的領導來管理部門,這個部門又會按照龍湖的模式來工作,管理之混亂表現得淋漓盡致。
在泰禾爆發資金鏈危機后,泰禾副總經理級以上的高管離職人數達到了數百人,其中很多都是老板重金挖來的高管。比如原龍湖北京營銷總李亮,被泰禾挖來做副總裁,雖然其為泰禾搭建起了集團營銷、策劃以及各區域營銷的完整體系,但據說是因為其帶來了不少龍湖老部下犯了黃老板的禁忌,加之黃老板火燒眉毛急于求成,與新進高管的蜜月期越來越短,最終導致這位優秀大將的離職。
有人說,對于泰禾來說,最好的就是破產清算,特別是在之前未獲得許可,如今已獲得許可的情況下。泰禾的水深不見底,不像表面那么簡單。破產清算,重組,對于債權人、業主、員工,都是好事。
泰禾如今的境況,不禁讓人感嘆:現在的房地產行業,對購房者的要求太高了,不僅要看品牌,還要知曉開發商的資金情況,否則一不小心就會踩雷。
也許,取消預售制,現房銷售,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太原房哥、地產八卦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