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短視頻風口的字節跳動,又開始角逐下一個新領域。近日消息,字節跳動有限公司100%持股的北京量子躍動科技有限公司新增為盈合(深圳)機器人與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盈合機器人)的投資人。
眾所周知,字節跳動為當下炙手可熱的互聯網大佬張一鳴旗下,今日頭條、抖音就是他家的。
2019年福布斯富豪榜,有多位閩籍商人榜上有名,躋身2019全球億萬富豪的行列,其中部分排名較高的國內閩商排名如下:
成立于2012年的字節跳動,是最早將人工智能應用于移動互聯網場景的科技企業之一。旗下今日頭條、抖音、西瓜視頻等產品,更是時下互聯網時代炙手可熱的APP。
2018年10月,字節跳動完成Pre-IPO(上市前)融資,它的估值已經達到750億美元,超越Uber,成為全世界估值最高的創業公司。
PS.張一鳴也是本次入選閩商中最年輕的企業家,應該也是登頂閩商首富最年輕的企業家,只有36歲哦!

而值得注意的是,盈合機器人的股東之一便是山西首富家族姚氏家族旗下的美錦能源。
企查查顯示,美錦能源持有4.27%盈合機器人的股份,而北京量子躍動科技有限公司持有1.8%的股份。


字節跳動的成功是吃進了行業先機的紅利,盈合機器人目前在資本市場不斷走高的估值亦是先機紅利,美錦能源更是把握先機的長袖善舞者——現任掌舵者姚錦龍近幾年在資本圈還有一稱號是氫能小王子,早于國家大力推進氫能產業前夜,美錦把氫能作為轉型方向,進行全產業鏈布局,短短幾年搶盡先機,目前成為氫能布局的頭部企業。美錦能源通過參股盈合機器人進入智能機器人領域,或許與其傳統的焦煤版塊融合,未來也將獲得更多發展契機。
2019年1月11日,中國上市公司產業升級高峰會暨2019第二屆山西資本市場轉型發展年會在太原成功舉辦。美錦能源董事長姚錦龍在峰會上表示:

姚錦龍:說起轉型,確實是非常痛苦的一個過程。美錦作為一個傳統能源行業,在轉型上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轉型要定位,方向定不好,就會出現偏差,會出現大問題。怎么樣把傳統的煤、焦行業做一個產業升級,我們是從這兩個方面考慮的。
第一,從煤的角度入手。大家知道,山西是一個煤炭大省,美錦是一個小縮影,每天在地下的煤礦工人,山西的統計數是在30萬人,三班倒就是80-90萬人的數字。這么龐大的數字,美錦又作為典型的傳統行業,確實有這個責任和義務,不僅要解決美錦的痛處,還要解決煤炭行業的提升。
我們最近在跟國內一家頂級的企業,加上德國排名第一的一家智能制造企業,在共同研發智能礦山機器人。想把每天在地下30萬人的煤礦工人怎么樣逐步通過智能制造機器改造一下,通過智能制造提高產量,減少事故傷亡、人員傷亡。
第二,從現有的產業延伸,做一些規劃,也就是我剛剛提到的氫能源。在這里我也不能說電動車好和不好,大家看的方向不一樣而已。為什么選擇氫?就是因為美錦現在的產業特點本身就含氫,在煤化工的過程中,就有很多氫氣可以產生。作為山西省和全國其他省份來比較的話,本身就是一個產氫的大省。從這個資源優勢來講,山西更適合發展氫能源,而不是電動。從去年開始,除了生產焦、化產品之外,又做了一個延伸,其實就是主行業的延伸。這樣的話,將來可能會做成另外一個利潤增長點。如果煤焦是周期性行業,如果三年、五年以后它不好了,那我們去哪里找利潤?也可能是我們現在布局的這些智能制造和新能源、氫能源方面會有一個新的增長點出來。

早在2017年,美錦能源(000723)8月21日就發布公告稱,公司子公司美錦美和將認繳出資1530萬元,合資發起成立上海美錦哈瑞智能機器人有限公司,美錦美和持股51%。美錦哈瑞計劃研發的礦用自動采煤機器人,是具備粉塵環境下視覺感知、障礙感知、化學品感知功能的,可以行走在復雜環境下的自動機器人平臺。該項目開發成功,不僅滿足于美錦能源一家的需求,更會推向全國乃至國際市場。
公司表示,此機器人項目對美錦能源的兩大業務-煤礦及焦化的生產效率將有顯著的提高。在煤礦領域,此機器人的出現,將會全部或部分代替工人井下操作,提高采煤效率,降低勞動成本,減少潛在的人員傷亡。不僅大大提高了經濟效益,而且對上市公司而言,將會大大提升品牌和聲望。對于焦化業務部分,也將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工人工作環境,減少安全事故,提升經濟效益。
此前,在接受機構調研時,公司表示,政府對環保要求提高,焦化企業存在一定的壓力。公司加大了環保方面的投入,公司子公司各項排放達到政府要求指標,生產經營正常。目前看,下半年焦炭行業的形勢比較樂觀。目前焦炭需求旺盛,進入冬季民用清潔焦的市場預計會有所擴大。
對于公司的轉型方向,公司表示,公司在做精做強公司主業的同時,擬發展高技術、高附加值的新產業,如石墨烯、電容炭、網絡技術、清潔能源等。
其實幾年前,谷歌、亞馬遜、蘋果、英特爾等七家國際科技巨頭就已經著手開發人工智能平臺項目。在國內,人工智能時代的變化令人眼花繚亂,有專家預言幾年內大概率會出現新的人工智能時代BAT。
人工智能作為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正在釋放歷次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巨大能量。持續探索新一代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將重構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等經濟活動各環節,催生新技術、新產品、新產業。作為數字經濟轉型升級的推動力和新一輪科技競賽的制高點之一,近年來人工智能已被提升到國家戰略高度。

肉眼可見,人工智能正在與各行各業快速融合,助力傳統行業轉型升級,在全球范圍內引發全新的產業浪潮。經初步統計,2019年中國人工智能產業融資規模突破1000億,2020年增長率超30%。智能機器人作為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的細分領域之一,發展非常迅猛。截止2019上半年,我國共計有36個城市把智能機器人產業作為當地發展的重點方向,以2020年為限,其中深圳預計智能機器人產業增加值將達到2000億,廣州、重慶、南京、湖北將產業規模目標定在1000億元以上,上海、東莞等地則是超過了500億元。

不管從哪種維度來看,人工智能行業未來機會巨大。這一點,不僅被科技型互聯網企業看到了風口并迅速搶占高地,也讓其他行業乃至傳統行業企業感知到了機會并快速入局。本文開頭提到的盈合機器人,最開始的融資是2020年度的2筆融資。其中就有能源行業龍頭企業美錦能源(000723)在列。

企查查顯示,盈合機器人成立于2020年3月,致力研發應用于國家應急管理、城市治理領域的機器人產品集群,與智能制造相結合,打造中國領先的平臺型機器人公司。綜合其他公開資料顯示,盈合機器人是盈峰集團孵化的重點項目,公司核心團隊是機器人行業領軍人物沈崗博士帶領的機器人與智能制造、金融領域的頂級專家,可堪稱中國領先的機器人獨角獸公司,研發產品主要應用于醫療、城市治理、零售、物流、農業等領域。
先下手為強是各行業默認的一條潛規則。進入某個領域的時間點,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企業在行業掘金的規模與前景。

“加快發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順應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贏得發展主動權的優先戰略選擇,是服務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優先布局方向。“全國政協委員賈德昌等多位企業家近日在2021年兩會上呼吁大力推進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而過去幾年的兩會中,全國政協委員李彥宏的提案多次涉及人工智能,“開放人工智能平臺,促進實體經濟轉型”、“加強人工智能應用,構建國家創新型經濟”等,均引起較大的社會反響。
工信部援引相關數據預測,2025年中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預計將超過4000億元。業內人士預測,2024年全球服務機器人銷售額將會達到170億美元。依賴于利好的國家政策環境與相對穩定的經濟發展環境,中國未來有望發展為全球最大的人工智能市場。而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無疑將帶來巨大變革。
來源:世界晉商網綜合投資家、艾媒咨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