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山西大學和大同市人民政府共建山西大學大同校區協議正式簽約。山西省委常委、大同市委書記盧東亮,山西大學黨委書記王仰麟致辭。山西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黃桂田,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強現場簽約。
1
因大同有云岡石窟等考古資源,此舉也被不少人解釋為山西大學布局考古專業、深入當地的戰略性布局。
山西大學是中國辦學歷史最悠久的高等學府之一,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是教育部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設的部省合建大學。近年來,為強化考古學專業,山西大學與北京大學考古學專業建立合作關系,還聘請山西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省古建筑與彩塑壁畫保護研究院、云岡研究院等文博單位專業人員作為兼職導師及任課教師,豐富教師隊伍,充實教學力量。
世界晉商網獲悉,從2023年,雙方便已為合作辦校鋪墊。2023年9月,由山西大學牽頭組織聯合四所一流大學,協同五個石窟寺研究機構共建的中國石窟文化聯合研究生院在大同市正式成立,成為國內第三所聯合研究生院。2023年9月至今,山西大學多次與大同市委、市政府舉行工作會談,就推進中國石窟文化聯合研究生院建設,加強市校全方位、深層次合作進行深入交流。
2024年2月1日,山西大學黨委書記王仰麟便帶隊赴大同進行調研,就推進山西大學大同校區建設,加強市校全方位、深層次合作深入交流,2日山西大學與大同市正式簽署市校戰略合作協議。將全面加強投入,加快推進山西大學大同校區、高等研究院、實習實訓基地等項目落地。
4月后,雙方共建山西大學大同校區的協議正式簽約。
根據共建協議,市校雙方將全力共建山西大學大同校區,并堅持“融入山西、服務山西,前瞻布局、創新驅動”,按照“高端化、本土化、特色化”的發展思路,不斷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努力培養服務國家需要和大同經濟社會發展急需創新人才,以科技創新為特色,推動學科交叉,搭建一流科研平臺,催生重大科技成果,強化科技成果就地轉化,使大同校區成為山西大學高質量崛起的增長極、體制創新的試驗田、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服務區、政產學研交融的大平臺,成為山西高校發揮科教資源、省內異地辦學、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樣板。
山西大學黨委書記王仰麟指出,山西大學走進大同市,拓展新空間,是市校雙方面向未來發展,加強校地聯系,深化戰略合作的主動戰略選擇。山西大學122年始終扎根在山西這方熱土探索辦學發展之路,山西大學是山西人民的大學,是服務山西轉型發展而銳意變革的大學,也是承載著山西學子在家門口享受最好高等教育樸實愿望的大學。當前,大同市和山西大學都面臨著難得的發展契機,山西大學將充分把握大同比較優勢,把“山大所能”與“大同所需”有機結合,圍繞大同行業、產業需求,不斷夯實和拓展合作契合點,努力培養更多服務大同經濟社會發展的急需人才,努力推動更多體現國家意志和戰略目標的重大項目在大同落地,推動市校合作共贏、互動互榮,在全省乃至全國努力打造一個“名城名?!钡暮献鞯浞?,為山西大學加快建設高水平綜合性研究型大學、躋身中國優秀知名大學行列增添新勢能,為大同全方位轉型發展注入新動能。
2
關于選址問題,網傳消息是學校位置將占用大同八中。屆時學校學生將被分流至其他學校就讀,可以選擇的學校有鐵一中、恒安一中、同煤二中。
大同八中,命運多舛。1958年,隨著城市發展,大同新成立了兩所初級中學:七中(西韓嶺村)、八中(云岡村)。八年后因“文化大革命”開始,大同八中(云岡)改為半工半讀學校,直到1973年,大同城區建起了大同七中(建材里)、大同八中(紅旗北街),從此大同的八中回到了大同市城區,原大同八中(云岡村)改為云岡中學。1984年大同八中改建為大同第一職業高中,定新的校名為“山西省大同市第一高級職業中學?!?,直屬大同市教育局,是首批國家級重點職業高級中學。2013年,大同八中再次建校,落戶礦區(云岡區)恒安新區,由有原同煤三中(礦區平泉路)和同煤實驗中學(礦區緯七路)整合而成。
不過這也只是網友猜測,目前尚未有官方明確山西大學大同校區選址信息。
但無論選址在哪里,對于大同而言都是巨大利好。
正如大同市市委書記盧東亮指出的:山西大學作為中國辦學歷史最悠久的高校之一,與大同淵源深厚、聯系緊密,雙方在人才培養、教育教學、產學就業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成效明顯。今天的簽約,標志著“大同·山大”共同發展站在了新起點,也標志著大同市莘莘學子在家門口就可享受“雙一流”優質高等教育的愿望即將成為現實。
他指出,山西大學的學科專業特色優勢與大同轉型發展需求在新時代交織碰撞,存在很多契合點和共贏點,在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大同新實踐和山大“雙一流”高校建設的新征程中,雙方合作前景廣闊,必將大有作為。希望以此次共建合作為契機,借助山西大學的人才培養優勢、科技創新優勢、成果轉化優勢,把更新的前沿理論、科研成果轉化投放到大同,把更多的優質資源、高端要素匯聚到大同,推動市校合作結出豐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