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印發忻州市加快建設交通強市
五年行動計劃(2023-2027年)的通知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忻州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五臺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會,市人民政府各委、辦、局,市直各有關單位:
《忻州市加快建設交通強市五年行動計劃(2023—2027年)》已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忻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4年6月27日
(此件公開發布)
忻州市加快建設交通強市五年行動計劃(2023-2027年)
為深入貫徹落實《山西省加快建設交通強省五年行動計劃(2023—2027年)》,切實做好忻州市交通強市建設重點工作,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交通運輸工作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持續推進國家及省“十四五”系列交通規劃落地實施,謀劃好“十五五”交通運輸工作,全力推動“三個轉變”,打造“四個一流”,構建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二)行動目標
到2025年,交通強市建設取得明顯進展,交通基礎設施網絡基本完善,各種運輸方式一體化發展格局基本形成,運輸服務能力與品質效率大幅提升,能源通道布局更加完善。高速公路里程達到910公里,普通國省道一級公路達到304公里,黃河、長城、太行三個一號旅游公路網全面建成。交通運輸與現代物流融合發展,降本增效取得明顯成效。智慧交通綜合管理平臺建設基本完成。
到2027年,加快建設交通強市取得階段性成果,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F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取得重大進展,能源運輸通道韌性顯著提升?!?223公路出行交通圈”、“123快貨物流圈”(即省內1日送達城市、2日送達農村,省外3日送達)基本成型,人民滿意交通取得重大進展,忻州天然旱地碼頭、南北東西大通道運輸能力明顯增強,連通京津冀和雄安新區、融入環渤海經濟區的樞紐地位顯著提升,“四個一流”建設成效顯著。
一流設施方面。高速公路里程達到1110公里,普通國省道一級公路達到410公里,實現設區市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雙貫通;農村公路里程達到15200公里。
一流技術方面。加快實現交通運輸科技自立自強,數字交通、減污降碳等成為科技創新重點領域,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應用得到深化。公路養護廢舊瀝青路面材料循環利用率達到80%以上。大力推廣聯網售票系統,二級以上客運站電子客票覆蓋率、危險貨物道路運輸電子運單使用率以及“兩客一?!敝攸c營運車輛動態監控覆蓋率均達到100%,新增和更新城市公交、出租汽車新能源占比100%。
一流管理方面。形成規范高效的養護治理體系,實現科學養護、精準養護。農村公路MQI(公路技術狀況指數)優、良、中等路率達到90%,一、二、三類橋梁比例達到95%以上,新發現四、五類橋隧當年處治率保持100%。積極組織開展交通運輸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創新團隊的培育遴選和申報推進工作。
一流服務方面。打造旅游定制客運服務品牌,整合轄區內客運班線、旅游客運、汽車租賃等各種運輸方式,為團體旅客或散客提供共性或個性化旅游出行定制服務。打造忻州特色客運服務線路,形成具有忻州特色的“壯美黃河”“雄偉長城” “秀麗太行”精品旅游客運線路。實現全市三個一號旅游公路加油站百公里全覆蓋并投入運營,實現公共充電樁三個一號旅游公路驛站和房車營地充電樁全覆蓋,充電距離小于50公里。
二、行動舉措
(一)內暢外聯、一體融合—基礎設施聯網補網行動
以“聯網、補網、強鏈”為重點,加快建設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完善區域路網布局,構建服務“一群兩區三圈”的“四縱四橫”高速公路網和“二縱二橫”一級公路網。
1.構建內聯外通、立體高效的快速網
以高速公路、民航機場為主體,構建內聯外通、立體高效的快速網,形成本市綜合運輸通道布局,有效串聯主要縣(市、區)、經濟中心、產業園區和人口聚集地,外達京津冀和雄安新區、環渤海經濟圈、蒙晉冀(烏大張)長城金三角、晉陜蒙金三角、中原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關中平原城市群和黃河“幾”字彎都市圈等區域。高速公路方面,加快構建“四縱四橫”高速公路網,全力推進繁峙至五臺高速公路前期工作,2024年開工建設,打通第一縱;加快推進朔州至太原高速、河北新樂至山西忻州高速公路山西段等新規劃國家高速公路網待貫通路段前期工作,力爭早日開工建設;有序推進國家二廣高速原平至陽曲大盂段擴容工程前期工作。民航機場方面,構建“干—支—通”層次明晰的現代機場體系。加快推進五臺山機場改擴建工程項目前期工作,提升支線運輸機場區域競爭力,推動與周邊機場優勢互補、協同發展。
2.建設能力充分、保障有力的干線網
以普通國省道為干線網主體,建設能力充分、保障有力的干線網,加快干線網通道升級改造,完善以普通國省道為軸線的快速網絡,重點打通國省道“瓶頸”路段,構建以普通國省道為主的干線網通道。普通國省道方面,全面加快國道108、國道337、國道338、省道247等一級公路大通道建設。促進資源要素在交通沿線聚集,打造以交通走廊為軸線的新型經濟開發帶。加快推進國道108砂河至石嶺關段改建工程建設;加快推進省道247線劉家塔至土崖塔段新建工程前期工作,2024年開工建設;有序推進國道337線長城嶺(晉冀界)至耿鎮鎮段改擴建工程、國道337線耿鎮鎮至王村鎮(忻州呂梁界)段改擴建工程、國道338線原平西鎮至寧武陽方口段(原平市境內)改擴建工程前期工作。
3.形成覆蓋廣泛、普惠廣泛的基礎網
以農村公路、旅游路、通用機場為主體,建設保障基本運輸服務需求、覆蓋空間大、通達程度深、惠及面廣的交通基礎網。農村公路方面,緊緊圍繞支撐鄉村振興、服務“三農”,大力推進農村公路與旅游等產業的深度融合,推動“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提高農村公路服務水平。高標準推進旅游公路建設,推進交旅融合發展,全面建成黃河、長城、太行三個一號旅游公路。加快干線公路與三大板塊景區公路連接線以及相鄰區域景區之間公路建設,實現“城景通、景景通”,與現有高速公路、普通干線公路共同組成全域旅游公路“一張網”。通用機場方面,提升運輸機場通航能力,在完善現有民用運輸機場通航功能基礎上,規劃建設繁峙縣滹源通用機場、河曲通用機場、原平通用機場。
(二)能源保供、物流保暢—貨運物流綜合保障行動
1.推進交通物流保通保暢長效化、制度化、規范化
完善交通物流保通保暢工作機制,加強對綜合運輸運行以及重點樞紐、重點通道、重點區域保通保暢情況的跟蹤監測、組織協調及應急處置。加強供需對接和統籌調度,健全應急運力儲備,堅持“一事一協調”,保障重點物資運輸安全暢通,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
2.提升貨物多聯式聯運水平
依托先進信息技術,打造互聯網環境下貨運物流新生態體系。積極發展電商物流、冷鏈物流、危險品物流、大件運輸等專業化物流。鼓勵發展統一配送、集中配送、共同配送、夜間配送等集約化服務,加快快遞擴容增效和數字化轉型,壯大供應鏈服務、冷鏈快遞、即時直遞等新業態、新模式。優化城市物流節點布局,推動城際干線運輸,搭建縣、鄉、村三級配送網絡。推進鄉鎮運輸服務站建設,強化交通、郵政、供銷、商務等農村物流資源整合。
(三)普惠便捷、經濟高效—客運服務質效提升行動
1.深入實施城市公共交通優先發展戰略
實施公交優先戰略,全面推進公交都市建設,重點構建以公交專用道為骨架、常規公交為主體、慢行交通為延伸的綠色通勤系統,推進忻定原公交同城化。鼓勵發展“公共交通+定制出行+共享交通”多元組合出行服務模式,促進巡游出租汽車、網約出租汽車融合發展,鼓勵小微型客車分時租賃、共享單車等出行服務新業態。加強城市交通擁堵綜合治理,開展城市公共交通發展水平動態評價,市區公共交通機動化出行分擔率達到30%以上。提升城市客運適老化無障礙出行服務水平,實施城市交通需求管理,優化綠色出行環境,引導私家車有序發展、合理使用。
2.開展旅客聯程運輸專項行動
加強“交通運輸+旅游”融合發展,開啟“道路運輸+旅游”等新型服務模式。積極打造交旅融合產品,打造“出行即出游”消費新模式。加強景區交通運輸組織,依托客運站建設旅游集散中心,發展旅游專列、旅游專線、旅游直通車,打造具有忻州特色的“壯美黃河”“雄偉長城”“秀麗太行”精品旅游客運線路。
3.推進交通運輸新業態規范健康持續發展
推動網約車行業健康發展,形成多部門聯合監管,提升交通運輸新業態的監管水平,落實網約車主體責任,推動平臺企業規范計價、費用透明和策略公開,實現城區出租車電召服務全覆蓋,優化老年人打車出行服務。
(四)戰略驅動、融合互促—區域協調重點提升行動
1.主動融入區域重大戰略
完善東向融入京津冀、西向銜接關中平原城市群、北向聯通呼包鄂榆城市群、南向連接山西中部城市群的交通運輸體系。加快繁峙至五臺高速公路待貫通路段建設和河北新樂至山西忻州高速公路山西段前期工作,提升向東融入京津冀通道能力。加快推進朔州至太原高速公路建設,增加與太原聯通的第二條高速公路通道。深入實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提高黃河“能源流域”互聯互通水平,推動G336河曲黃河大橋、省道247線劉家塔至土崖塔新建工程項目盡早實施,建立黃河流域對外開放門戶。
2.深入推進城鄉交通一體化發展
公共交通線網向城市周邊縣城、重點鄉鎮以及主要人流集散點延伸,為城鄉居民提供均等化公共交通服務。統籌考慮城鄉毗鄰地區居民出行需求,推進城市公共交通和周邊短途客運班線統一經營。拓展市際、縣際班線客運服務功能,推廣農村客運片區經營模式,保持農村客運經營穩定性。在客運量較大和居民出行密度較高的地區,推進農村客運公交化改造,因地制宜發展縣鄉公交、鎮村公交,優化提升公共交通,改善出行體驗。
(五)智慧引領、數字賦能—交通科技創新驅動行動
1.健全交通科技創新體系
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和水平,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培養一批高水平的交通科技創新人才,為交通科技創新提供人才保障。加強與企業合作,推動交通科技創新成果的轉化和應用,促進交通產業的發展。制定和實施一系列有利于交通科技創新的政策措施,優化政策環境,激發創新活力,為交通科技創新提供全方位的服務支持。
2.實施運輸裝備技術攻堅工程
在服務區、批發市場、配送中心、物流園區等區域加大充電換電基礎設施供給密度。加大對新能源社會車輛(公交車、城市配送車、環衛清潔車)充電設施建設的用地、資金等支持力度,鼓勵在鄉鎮客運站點增加公共直流充電樁等設施,拓寬充電服務功能,實現充電設備用能和工作狀態信息聯網共享。
(六)節約集約、低碳環?!G色轉型系統推進行動
1.促進運輸結構調整優化
持續推進運輸結構調整優化,加強公路貨運治理。嚴格實施道路運輸車輛燃料消耗量限值準入制度,推進運輸裝備專業化、標準化,加快淘汰高污染、高耗能的老舊車輛。優化交通運輸能源消費結構,發展高效城市綠色貨運配送模式,繼續推進公交優先發展戰略,加大制氫等新能源和清潔能源在城市公共交通和客貨運輸領域的應用。
大力推動交通運輸能源消費革命,加大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輛推廣應用力度。持續推進運輸結構調整,加強公路貨運治理,積極推進鐵礦石、鋼鐵、煤炭大宗物資由公路運輸向鐵路有序轉移,逐步減少柴油貨車在大宗散貨長距離運輸中的比重。
2.節約集約循環利用資源
強化土地和通道等資源集約開發利用??茖W規劃設計、精心施工建設,統籌交通線路等設施布局,集約利用土地、通道線位等資源,大力推行適應節約土地、保護耕地要求的交通運輸工程技術,提高交通建設用地效率。
提高不可再生資源循環利用效率。大力推進廢舊路面材料、工業固體廢棄物、建筑垃圾等再生循環和綜合利用,提高不可再生資源利用效率。推進煤矸石、尾礦渣、CFB灰渣、風化巖、粉煤灰、電石渣等大宗固廢在公路工程中的應用。推進普通國省道瀝青路面材料循環利用率達到80%以上,郵件快遞包裝減量化、綠色化和循環利用。
3.加強交通運輸污染防治
加強大氣污染綜合防治,打好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推動國四及以下排放標準柴油貨車和采用稀薄燃燒技術的燃氣貨車淘汰,推動柴油貨車尾氣排放深度治理。有效防治公路運輸大氣污染,加大公路揚塵污染治理力度。加強交通沿線噪聲污染治理。加強水污染綜合防治。繼續推進忻州境內高速公路附屬設施、客貨運輸樞紐等污水處理設施升級改造和中水回用。加強土壤污染防治。加強公路沿線責任區垃圾轉運處理工作,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領域開展建筑垃圾和廢舊材料等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
4.加強交通生態環境保護
全面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把綠色發展理念貫穿到交通基礎設施規劃、設計、建設、運營和養護全過程。加快開展既有交通基礎設施生態保護與修復工作,重點推進生態敏感區和生態脆弱區內公路生態化提升改造。針對水源涵養生態功能區、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區等重點生態功能區,結合公路改擴建項目推進生態邊坡建設、取棄土場生態恢復。完善生態保護工程措施,落實生態補償機制,降低交通建設造成的生態影響。
(七)完善可靠、反應迅速—安全應急保障提升行動
1.強化重大基礎設施安全保障
推廣應用能夠從根本上預防事故發生的施工設備、施工工藝,限制使用、淘汰落后的施工工藝、設備和材料,大力提升公路等基礎設施使用壽命和耐久性,推進公路重點工程施工安全生產專項整治,有效降低事故率和事故嚴重程度,全面提高交通運輸基礎設施本質安全。建立基礎設施安全風險管理制度,公路新發現四、五類橋隧當年處置率保持100%。加強安全設施建設,加大安全防護投入,提升關鍵交通基礎設施安全防護能力。開展交通安全設施標準化行動,做好強設施、治黑點、保暢通工作,確保道路交通設施設置符合規范、應設盡設,提高交通基礎設施安全防護水平。
實施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開展危險路段隱患排查治理,加強重點車輛嚴抓共管,推動危險貨物運輸監管智能化發展,嚴格交通違法行為整治,切實提升交通運輸品質安全水平。
2.加強行業安全生產監管
落實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嚴格落實市委工作機制,不斷提升本質安全。進一步建立完善“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狠抓企業主體責任落實,健全完善以主要負責人為主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健全交通運輸安全監管網絡,督促地方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明確職責分工,完善組織機構,加強力量配備。
推進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積極引導企業依法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實現安全管理、操作行為、設備設施、作業環境的標準化。對評價機構實施備案管理,對已達標企業開展復評,進一步固化工作成果,形成自我約束、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良性循環。
強化載運工具監管。加強源頭管控與安全準入,提升運輸裝備安全性能。對載運工具尤其是新型載運工具整體及部件生產企業實行生產資質管理和設計型號合格證管理,對載運工具制造實行驗收制度,對載運工具設備、產品實行產品認證、上道質量檢驗等準入制度,杜絕質量不合格的產品進入載運工具領域,實現源頭隱患動態清零。營運“兩客一?!避囕v智能視頻監控報警裝置安裝率、入網率和上線率均達100%。
3.提升應急救援能力
健全應急預案體系。加強預案管理,完善應急預案,實現各級各類預案的有效銜接。加強應急隊伍建設,優化組織機構、人員組成、教育培訓,打造素質優良、適應交通發展需要的應急救援隊伍。加大應急救援設施裝備的投入與研究,推進裝備技術升級。統籌規劃應急資源,完善應急物資儲備,有效提升應急保障能力。
建立應急聯動機制。完善原有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格局,提升信息共享與資源共享機制,明確應急救援體系中各單位、各部門的具體職責分工,建立應急協作機制,形成多網聯動的應急處置體系,提升應急管理科學化、系統化、專業化水平。
(八)專業精良、創新奉獻—人才隊伍建設提質行動
1.加強科技和智庫人才隊伍建設
建立專業人才庫,通過培訓、選拔等方式,建立一支具備專業知識和技能的交通人才隊伍。加強培訓和教育,定期組織交通領域的培訓和教育活動,提高隊伍的專業素質和技能水平。引入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積極引進國內外先進的交通技術和管理經驗,提高交通系統的運行效率和安全性。加強與公眾的溝通和宣傳,提高公眾對交通系統的認知和理解,增強公眾對交通系統的信任和支持。
2.加強干部與公務員隊伍建設
做好源頭培養、跟蹤培養、全程培養,增強培養系統性、持續性、針對性。拓寬優秀人才進入渠道,認真組織開展人員招錄工作。加強年輕干部的選拔任用,讓群眾認可、實績突出的優秀干部到重要崗位上,為其成長成才提供平臺、暢通渠道。
3.加強組織體系建設
在職技能人才是支撐力量,要注重用好在職技能實用人才,鼓勵各類企業結合實際把高技能人才培養納入企業發展總體規劃和年度計劃,以專業能力提升為導向,將技能大師當導師,以產業標準進課堂。依托企業培訓中心、產教融合實訓基地、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公共實訓基地、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網絡學習平臺等,擴大人才隊伍規模、優化人才隊伍結構、提高人才隊伍素質。
4.培育緊缺技能實用人才
隨著交通運輸業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對交通領域緊缺技能型實用人才的需求越來越迫切。針對公路交通領域緊缺的道路工程、橋梁與隧道工程、交通安全信息軟件等專業技術人才需要,匯聚全國人才資源,構建我市交通運輸行業緊缺技能人才培養體系。
(九)文明法治、規范有序—治理能力質效提升行動
1.加強交通運輸綜合監管
完善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體系,創新行政方式,提高行政效能,增強依法行政能力。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加快完善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交通運輸現代市場體系。健全行政權力制約與監督機制,完善評價機制,以及行政復議與應訴制度、行政調解和信訪工作機制。
2.健全資金保障機制
深化交通運輸行業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改革,不斷健全與現代財政制度相匹配、與加快交通建設相適應的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管理模式。積極爭取資金支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綜合應用特許經營、政府資本金注入、專項債券、國家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等方式,規范實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機制,拓寬民間投資空間。
3.建設交通文明文化體系
加強交通運輸媒體傳播體系,加強重要交通遺跡保護和精神文化挖掘弘揚。培養重大先進典型,積極推選宣傳并表彰在加快建設交通強市過程中涌現的先進集體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發展交通強市文化,鼓勵支持優秀文藝作品和文化產品創作,扎實推進交通文化精神建設工作。
(十)全域建設、多維領先—黨建引領系統提升行動
1.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加強黨對交通強市建設的全面領導,始終把黨的領導貫穿到交通強市建設全過程。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作用,全面調動各級干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以黨建先行引領交通運輸事業高質量發展。健全完善工作體制機制,加強道路運輸領域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持續提升行業黨建覆蓋面,增強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不斷擴大黨在新興領域的號召力、凝聚力和影響力。
2.加強黨風廉政建設
認真落實中央八項規定要求,緊盯重要節點,加強廉政提醒和監督檢查,持續深化糾治“四風”,不斷健全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機制,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聚焦交通工程建設、項目管理、資金分配、行政執法、督查檢查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聚焦“關鍵少數”和年輕干部開展日常監督,不斷規范交通運輸權力運行、完善廉政風險防控措施。深入推進行業廉潔文化建設,加強行業黨風廉政建設調查研究工作,不斷提高工作質量。
三、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
各級政府要將交通強市建設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細化目標任務,明確責任分工,組建工作專班,制定工作計劃,完善工作機制,形成高質量推進交通強市建設的工作合力。
(二)強化要素保障
強化資金保障。運用各種政策工具,充分發揮政府資金引導作用,綜合運用財政資金、“交通+綜合開發”、盤活公路存量資產等方式,多渠道籌措資金,推動規劃項目落地;積極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建設資金、政府專項債等資金支持。強化建設用地保障,實行項目建設用地分級分類保障機制,建立完善市縣政府用地手續責任包干制度,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負責組織協調落實基本農田調整補劃,配合落實耕地占補平衡,確保建設項目需要。
(三)強化實施管理
強化市縣聯動,市級定期召開調度會議,對建設項目、運輸發展、要素保障等落實情況逐一調度,通報工作進展情況,研究解決存在問題,保障各項工作有序推進;各縣(市、區)人民政府根據本地實際,明確和細化本地區重點任務、重大項目的實施安排和保障措施,在政策、規劃、資金等方面予以傾斜。強化部門協同,細化部門職責分工,建立任務臺賬,壓實推進責任,建立健全跨區域、跨行業、跨部門的常態化工作協調機制。
來源:忻州市人民政府網站